群立法律事務所 -- 玉的文化-施仁宗編輯
正在加載......
群立法律事務所 回首頁 關於群立 專業團隊 服務項目 群立新知 聯絡我們
群立法律事務所
X
 
會員帳號 :
會員密碼 :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分類清單
 
付款機制
Payment Methods
paypat mastercard visa

玉的文化-施仁宗編輯    首頁 > 群立新知 | JOURNALS > 第16期 | Article 16

    產業交流

玉的文化

*施仁宗

    早在近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人的先祖就發現並開始使用玉石了。它有與眾不同的色澤和光彩,晶瑩通透,惹人喜愛,因此只有族群裡少數有頭面的人物,如族長、祭師才有資格佩帶並使用它,這又使它漸漸演變成禮器、祭器或圖騰,為代表權力、地
位、財富、神權的象徵。
    從老三代經秦漢至隋唐,玉器一直是王公貴族專有的裝飾用品,兩宋時期經濟發達、商業繁榮,玩玉、賞玉之風大盛,此時出現大量製作精巧、加工細膩、構思奇妙的玉擺飾、玉佩件。春秋戰國時期,政治上諸侯爭霸,學術上百家爭鳴,文化藝術上百花齊放,玉雕藝術光輝燦爛,東周王室和各路諸侯,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當作自己(君子)的化身,他們佩掛玉飾,以標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
    《禮記》所言“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都是強調有社會地位和身份的人要向玉學習,警示他們沒有特殊原因,要玉不離身,每一位士大夫,從頭到腳,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飾,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複雜化,所以當時佩玉特別發達,能體現時代精神的是大量龍、鳳、虎形玉佩,造型呈富有動態美的S形,具有濃厚的中國氣派和民族特色。飾紋出現了隱起的谷紋,附以鏤空技法,地子上施以單陰線勾連紋或雙勾陰線葉紋,顯得飽和而又和諧。人首蛇身玉飾、鸚鵡首拱形玉飾,反映了春秋諸侯國琢玉水平和佩玉情形。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多節玉佩,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的大玉璜佩,都用若干節玉片組成一完整玉佩,是戰國玉佩中工藝難度最大的。玉帶鉤和玉劍飾(玉具劍),是這時新出現的玉器。


    春秋戰國時期,和田玉大量輸入中原,王室諸侯競相選用和田玉,此時儒生們把禮學與和田玉結合起來研究,用和田玉來體現禮學思想,為適應統治者喜愛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等傳統觀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學性能上的各種特點,隨之「君子比德於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學說應運而生,這是中國玉雕藝術經久不衰的理論依據,是中國人七千年愛玉風尚的精神支柱。

    東周時,人文主義興起,儒家將一些傳承自原始宗教的文化成份道德化、生活化,提倡「君子比德於玉」的觀念,於是佩玉之風大盛,而雕琢之精美,後世亦難出其右。漢室崇玉,生者佩玉、食玉;亡者裹玉、填玉,甚至在帛畫、墓磚上,都飾以玉璧圖像,圓璧有助於靈魂通天的觀念,此時發揮至極。
    六朝至唐,中土玉雕藝術轉衰,雖然李唐盛世,仍秉承道統,舉行封禪大典,然而禮神之冊都難用真玉,而以次玉代之。傳世玉器,僅見帶銙、梳、簪、佩等。部份亦係西域工匠所製。宋、明以降,玉雕藝術再度興盛,帝王祭典用玉之外,更因學者對商、周禮制的考訂,民間遂興起了研究與仿製古玉的熱潮,此時,以知識相結合的士大夫階層,重視生活品味,玉製文房陳設,除供欣賞把玩外,並兼具實用功能。
    自然界的花鳥、人物、山水等,也成為裝飾主題,呈現柔美雅緻的文人品味。由於所取玉料,多為河中玉子,玉工常是因材施藝。所琢成品,常是圖必有意,意必祥和。明清以後玉石的雕刻日漸以裝飾為準,其中不乏乾隆時期著名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圖玉山,以及其他玉材加工後的名品,這一時期硬玉翡翠也開始受到社會的歡迎,慈禧太后的墓室中就曾被發現有大量製作極為精良的翡翠玉雕出土,但後來因被盜墓而不知下落。
    明清時期玉器的製作及玩賞達到頂峰,品種也更為豐富多彩,清初時翡翠傳入中原,其動人心魄的碧綠馬上贏得了傾心,用翡翠製成的玉飾件大行其道,成為時人竟相追逐的時尚。中華民族這種崇玉、敬玉、愛玉的情操,明清時期比漢唐時期有過之而不及,玉的雅麗和聖潔,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而尊玉、愛玉、佩玉、賞玉、玩玉、藏玉,就是目前社會玩玉愛好者的真實寫照。
    中國人眼裡的玉是與眾不同的,它已經超越了單純分類學的範疇而成為中華民族族群的精神寄託,在一般人看來玉就是石頭。以礦物學分類,玉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鍵狀矽酸鹽中的角閃石組,包括透閃石和陽起石,也稱軟玉。還有一種是單鏈狀矽酸鹽鹼性單斜輝石,又叫硬玉(如翡翠)。
    中國傳統的古玉大多是軟玉,包括新疆玉、岫玉等,只是在清代初年吳三桂追擊南明永曆皇帝進入並控制了雲南及緬甸北部盛產翡翠的礦區之後,硬玉才正式進入中國並流行起來,但在傳統的中國人眼裡,翡翠製成的玉飾是遠遠比不上古玉的。直到今天,如果我們拿起一件翡翠,我們只會去評價它的顏色、它的質地、它的製作,可當我們看見一件古玉,欣賞它的造型、它的沁色、它的質料的時候,心中油然而升的卻會是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究其原由,就是因為古玉裡孕含著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沉澱以及炎黃子孫的民族精神。
    翡翠的顏色因含有的鉻元素質量分數不同而顯現白色或綠色,一般以白色泛綠種類最為常見,以翠綠色為貴,因而在硬玉傳入中國後,被冠以「翡翠」(翡為紅色羽毛,翠為綠色羽毛)之名。翡翠的流行史沒有軟玉長,其出產地也主要集中於緬甸(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出產國)、日本新潟縣以及北陸沿海。瓜地馬拉、美國、俄羅斯也有少量出產。


    中國在戰國時期,隨著儒家文化的不斷發展,其中關於「和氏璧」的典故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通過《史記》、《戰國策》等史書不斷延伸,成為極富文化意義的象徵。玉的文化意韻還是逐漸成形。儒家思想對中國以及東亞地區的影響不斷加深,其學說中關於玉的政治理解也隨之成為一種社會性的共識。天子在祭祀天地、時,要用玉冊來刻下銘文;百官封爵以玉器為印信;轉達君令使用玉符、君子以玉為德行操守的標準;民間詩歌中經常以玉作為美好事物的代表象徵。
    中國已有幾千年的玉文化,除了人養玉外,玉也護人。玉的故事很多,在歷史上久負盛名流傳古今兩千多年,其質地細膩,聚天地之精華,采山河之靈氣,古今傳說,十分神奇,能逢凶化吉保平安。
    古人視玉如寶,作為珍飾佩用。古醫書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並稱玉是人體蓄養元氣最充沛的物質,認為吮含玉石,借助唾液與其協同作用,能「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熱,平煩懣之所,滋心肺,潤聲喉,養毛髮。」因而玉石不僅作為首飾、擺飾、裝飾之用,還用於養生健體,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嬪妃養生不離玉,而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鎮暑。
    玉是通人性的,同時玉也能養人,所以有“通靈寶玉”之說,如果一塊玉在一個人身上戴久了,它會浸入人的血魄,玉會越來越潤,同時玉能會保佑人少生病,甚至免受突來之災。如果你穿金戴銀,只能說明你有錢,但難免讓人覺得俗氣(當然了,對個人而言有特殊意義的金銀飾除外),如果你佩有一塊上等玉石,則說你有品味,有人情味。古代就用“佩玉者”做為高潔之士的代名詞,而且,一塊玉石常具有獨特性、唯一性。所以,在人們追個性、人性、品位和文化內涵的今天,勸您摒棄那千篇一律的金飾和價格昂貴的鑽石,佩一塊獨特美玉吧。


*作者為Yahoo奇摩拍賣【維也納】翡翠玉鐲收藏專業賣家

討論區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民生一路56號6樓之1 TEL:(+886-7)222-2833(高雄所代表號) FAX:請加LINE:0936-265870 行動:(+886)936-265-870(事務所)
                                                     
e_mail E-MAIL: legaltrust.lawfirm@gmail.com (高雄) Copyright © 2015 群立法律事務所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所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09:00~17:00 (中午12:30~13:30休息) / 周六、周日 僅接受事先預約

 

backoffice